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教 财经 文旅 特色 图片 视频 地区

省情

频道栏目: 省情 交通 成果 解读

青海历史文化名人 李贞德:青海的第一位进士

时间:2017-03-09 21:19 来源:青海新闻网 作者:祁万强 浏览:
摘要:姓李字贞德,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考中进士,是青海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位进士;取得进士的李贞德初授中书舍人,三年后任尚宝司丞,为皇帝近侍; 弘治初年,李贞德返回故里时修建了民和水利史上第一条大灌渠札都渠,到今天该渠部分灌渠依然使用,人民受惠
  姓李字贞德,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考中进士,是青海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位进士;取得进士的李贞德初授中书舍人,三年后任尚宝司丞,为皇帝近侍;

  弘治初年,李贞德返回故里时修建了民和水利史上第一条大灌渠——札都渠,到今天该渠部分灌渠依然使用,人民受惠已有五百多年。

  科举是我国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从积极的一面来说,科举制为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创造了平等竞争的机会。从明代到清代以来,由于青海地区文化教育的飞速发展,一些文人寒窗苦读后成为举人、进士,进入仕途,在一定程度上是青海历史文化名人的代表,对那个时代的青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从本期开始,《第1阅读》将推出《青海历史文化名人系列报道》,我们将以翔实的史料、珍贵的图片和深入的采访,向读者展示他们的风采,敬请关注。

  科举制是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凡是举人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一

  在青海历史上,一些文人经过艰辛的努力,一步步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李贞德是青海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位进士。后来,张问仁、严宜等青海人,刻苦攻读,千里迢迢赴京赶考,经过层层考试,终于进入殿试,取得进士功名。那么,在此之前为什么没有获得进士功名的青海人呢?

  9月3日,记者采访了我省地方史学者李逢春先生,满头银发的他说,在历代封建王朝中,很难寻觅青海人的踪迹,李贞德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奇迹。而且,随后获得进士功名的青海人不断出现,这与青海教育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据李逢春考证,西宁在南凉时就建有学校,并且开科取士。但是,由于战争频繁、社会不稳定,经济发展迟缓以及民风尚武等因素的影响,直到明代时才建起了西宁卫儒学。史昭任西宁都督佥事时,按照内地建学的格局,在今天西宁的文化街修建了文庙,在文庙的东侧修建了卫儒学。这是自南凉以后的一千多年里,西宁地区办起的第一所正规学校。成化二年(1466年)又经过甘肃巡抚右佥都督史徐廷章奏准,西宁、庄浪、山丹等卫学按照定例,采用科举考试,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每月政府发给米面。这一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教育的发展,也调动了一大批人的学习积极性。随后,城乡也设立了一些学校,开了兴办学校教育的一代风气。李经的《重修西宁卫学记》中有“自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的记载。

  可见,这样的环境对普及文化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培育了一批有一定作为的知识分子。成化十七年(1481年),李贞德考中进士,成为了青海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位进士。

  二

  李贞德是东伯府第四代世袭土司,他的父亲李昶在成化三年被授予锦衣指挥同知。出生于将门的李贞德,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从小就掌握了一定的学理知识。再加上当时是青海教育的发展时期,卫学、社学的设立,对提倡学习风气,传播文化、培养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教育环境下,李贞德和众多学子一样,接受了系统的文化教育。

  关于李贞德的成长事迹,在青海地方文献资料中很难寻觅,《西宁府新志》中也只有寥寥二十几字。其中“喜读书,不事华饰”是对他唯一的描述。可以想象,出生于豪门的李贞德从小就接受系统教育,在祖辈影响下,读书可能是他童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喜读书”外,他还“不事华饰”。可见,这位公子哥并没有沾染奢华的恶习,也没有躺在先辈创立的家业上,而是“不事华饰”,“喜读书”。也许正是他的这两个特点,让他成就了事业。

  成化十六年(1480年),李贞德考中举人,多年的心血终于得到了回报。取得这一功名后,他依然再接再厉,经过殿试后,获得进士功名,初任中书舍人,职责是专门为朝廷缮写文书(可见,他的书法绝对堪称一流)。三年后,李贞德任尚宝司丞,成为了皇帝的近侍,主管皇帝玉玺、符牌、印章等物。

  三

  李贞德除了是我省历史上第一位进士功名获得者之外,还是一位爱民的好官。

  当时,在京城为官的李贞德突然接到了父亲去世的家书,他含泪返回故里。当一行到达今天的民和地区时,适逢巴州、川口一带大旱,农田禾稼枯黄,人民生活凄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看到这一景象后,李贞德心急如焚,决心要在当地兴修水利,帮助百姓渡过难关。李贞德的这一功绩被载入了史册。《民和县志》中有“土官李贞德主持下,寻汉渠遗迹,新修民和水利史上最大灌渠”的记载。

  巴州一带是汉唐时期屯田的地方,当年李贞德不辞辛劳,徒步勘察水源后,终于在巴州西南发现了古代水渠的遗迹,根据这一遗迹终于找到了水源。在李贞德一行和当地百姓的齐心合力下,他们修建水渠,遇到山沟阻隔,就用木料做成渡槽,衔接两边,渠道“首尾衔接,宛如长虹”,非常壮观。得民心之举必然会让老百姓全力付出。在那个缺乏现代化工具的时代,大家拿着锄头、铁锹等简陋的工具,白天黑夜地苦干,手掌磨出了泡,虎口震出了血,依然没有丝毫怨言。因为,当老百姓看到李贞德这么大的官在和他们一起劳动时,内心是深深的震撼。

  李贞德一行和当地百姓付出辛勤的汗水后,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长约15公里的札都渠就修建成了,为民和水利史上第一条大灌渠,该渠部分灌渠至今依然使用,人民受惠已有五百多年。据记载,这一水渠的灌溉范围东至古纳坦白土坡,西至本园龙王新庙,南至速海马场脑,北至海石湾大河边。

  自从有了这一灌渠后,巴州一带的“禾茂过他稼,收获济济,公私俱足”。同时,“水草大善”,自然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李贞德的名字也自然被巴州、川口一带的百姓所牢记。

  作为青海土官后裔的李贞德,生来就可以享受世袭的官位,不用考取功名自然也可以锦衣玉食。然而,他却“喜读书,不事华饰”,孜孜以求,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可以说,他为当时的青海文化人树立了榜样,自他之后,一些文化人逐渐考取功名,步入了仕途。

责任编辑:金石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教 | 财经 | 文旅 | 特色 | 图片 | 视频 |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