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教 财经 文旅 特色 图片 视频 地区

金融

频道栏目: 金融 农牧 产业 招商

金融活水,2018将给青海金融带来哪些发展动力?

时间:2018-02-07 11:29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颖 浏览:
摘要:2017年,对我省金融行业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突破6000亿元大关;直接融资保持平稳增长;区域性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改革创新发展不断深入,有力支持了工业经济稳定运行,不断加快普惠金融发展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服

  2017年,对我省金融行业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突破6000亿元大关;直接融资保持平稳增长;区域性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改革创新发展不断深入,有力支持了工业经济稳定运行,不断加快普惠金融发展……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全省金融工作会议强调抓金融就是抓经济、增动力、惠民生,金融有一池活水,发展就有一片天地。

  盘点2017年金融工作主要成效,展望2018年新的期盼——

  我们从省金融办获悉,今年预期目标,将努力实现小微企业“三个不低于”和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平均贷款增速;实现直接融资规模不少于550亿元,企业上市挂牌材料申报不少于3家,确保1家企业成功挂牌;实现“四个百分百”,即全省农信社改制完成100%,“双基联动”办公室有条件村覆盖100%,建档立卡贫困户“530”小额信用贷款服务覆盖100%,政银企融资对接服务县级以上园区覆盖100%。

  ——编者

  创新金融产品,供给有力

专家为绿色金融建言献策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潮下,家住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桦林乡关巴五村的苏建栋大学毕业回到村里,开始养殖獭兔。为了增加养殖设备,扩大养殖规模,一边是獭兔市场需求旺盛,良好的市场机遇不容错失,一边是上百万元的资金缺口。正当他一筹莫展时,通过“双基联动”很快获得了创业资金专项贷款。苏建栋说:“没想到现在还有针对我们创业者的贷款支持,贷款金额充足、办理速度快,这真为我们年轻的创业者带来了好机遇呀。”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我省又被列为全国唯一的普惠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省,这些都是全省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政策红利,也是加快补短板、填空白、谋跨越的好机遇。

  为此,我省金融机构不断加快产品创新,农村牧区、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金融基础服务得到了显著改善。截至2017年12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2255.34亿元,同比增长13.04%;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15.28亿元,同比增长29.20%,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8.08个百分点;各类扶贫贷款达1113亿元,同比增长31.3%。依托411个银行基层网点、2952个“双基联动”信贷工作室和4969个惠农金融服务网点,累计发放合作贷款128.43亿元,惠及农户62.6万户。

  展望2018——

  如今,一辆流动金融服务车就能够完成银行柜面办理的银行卡开卡、汇款转账、基金理财、小额贷款受理和发放等。解决了在没有银行营业网点的地方不能开立银行卡,不能汇款、转账,不能受理信贷,不能发放贷款问题,直接将银行业务送到牧民帐篷、农民家中,极大地方便了藏区、农区,牧民、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

  全省金融机构多渠道、多方式不断优化小微企业服务,推广“银团贷款”、“银税互动”等模式,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降低融资成本;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引导金融机构多渠道、多方式不断优化小微企业服务;推广“银团贷款”、“银税互动”等模式,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降低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推动金融基础服务向县域和基层纵向延伸,做好“双基联动”经验总结和推广,推动有条件地区“双基联动”服务全覆盖,逐步扩大“惠农金融服务点”覆盖范围。

  深入金融改革,推进有力

金融扶贫为农民谋致富路

  2017年,我省成功推动了兴海、同德、同仁、都兰、祁连5家农商行成功挂牌开业,已改制农商行总数达到14家,4家获批筹建,完成改革总体目标的60%。

  同时,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坚持有扶有控差别化信贷投放策略,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平稳回升向好。截至2017年12月末,全省工业贷款余额1908.57亿元,同比增长7.51%,较去年同期提高了5.87个百分点。在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步伐中,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通过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绿色金融示范点”建设,使绿色金融向循环经济产业全覆盖,鼓励海西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支持重点节能技术推广、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绿色城镇化等项目运用绿色债券进行融资。截至2017年11月末,全省绿色信贷余额2273.86亿元,覆盖率达35.98%。

  展望2018——

  全省将积极推动消费金融公司、民营银行、法人保险公司、金融租赁等机构设立,形成互补型金融新业态;积极推动农信社改革,推进青海银行增资扩股,促进青海股权交易中心、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健康发展;建立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加快覆盖全省的政策性农牧业担保网络体系建设,推动省农牧业担保公司组建30家分支机构;搭建政府性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常态化的政金企对接新机制;依托“金融五进”的成功模式,深入开展“金融进百企、百业、百村”等大型对接活动;积极向一行三会、各金融机构总部争取交流挂职干部,加快推进金融副市(州)、县(市、区)长配备工作。选4—5所高等学校,建设“青海省金融人才培训基地”,实施金融高端人才国际化培养等项目,并加快金融知识宣传普及网建设,营造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浓厚氛围。

  改善金融生态,保障有力

在牧区为民服务的流动金融服务车

  省金融办着眼于完善金融发展政策环境,引导各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我省实体经济,研究起草了《关于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意见,并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金融政策落地的意见》等10余项指导性文件。为巩固地方金融稳定,在全省范围内联合开展金融风险全面摸排工作,针对性制定了风险处置方案和应急预案,使得金融运行中各类潜在风险得到较好管控。据了解,2017年未发生一起重大金融风险事件。截至2017年11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率2.07%,较年初回落0.01个百分点;两家地方法人银行拨备覆盖率均超过160%,运行安全稳健。金融办系统重拳整治互联网金融和交易场所乱象,组织开展了非法集资风险排查、交易场所“回头看”等活动,切实维护了地方金融安全和稳定。

  展望2018——

  金融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金融系统着力抓好风险防控工作,坚决筑牢金融安全防线。通过组建全省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领导小组,建立部门间联防联控联动长效机制,强化对金融风险高发领域金融活动的监管;制订实施《全省金融风险综合防控工作方案》,逐步将所有金融业务纳入监测范围,促进信息采集和共享,更加有效地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继续发挥“债委会”和主办行作用,稳步推进银行不良贷款的化解,推动省属国有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去杠杆,持续跟踪国有企业债转股等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市场化兼并重组;切实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等的监管,继续做好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整治和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优化融资结构,支撑有力

  我省金融办系统创新“金融五进”机制,建立存贷款增长“周跟踪、月通报”、联点督导等制度,加强了服务对接和项目跟踪,引导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截至2017年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353.05亿元,同比增长11.12%,较年初增加635.89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信贷600亿元的目标。在实地调研和现场对接中,深入各市(州)、各工业园区,举办了20余场对接活动,努力提升企业上市挂牌的意识和能力。截至2017年12月末,全省直接融资完成666.94亿元,较去年增长5.78%,超额完成全年600亿元目标。

  其中,成功推进了光大银行西宁分行的开业运营和华夏银行、长城资管、三江财险的筹建,推动省政府与建设银行、中民投、长江证券等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2017年,我省创鑫咨询等3家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超额完成全年挂牌1家的目标任务。截至2017年12月末,全省保险业金融机构实现原保费收入80.18亿元,同比增长16.66%;赔付支出29.23亿元,同比增长6.76%。截至2017年12月末,全省78家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100.36亿元,在保责任余额295.33亿元;79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56.17亿元,贷款余额51.37亿元……

  展望2018——

  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用足用好差别化货币政策工具,围绕“三去一降一补”新要求,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确保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不减。金融办系统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更加多元的融资方式,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积极筹措资金。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与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成长性企业融资对接,特别是盐湖化工、光伏发电、生物医药、高原特色农牧业等优势产业,确保工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减。积极融入“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政策引导、宣传培训等方式,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助推绿色发展。

责任编辑:金石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教 | 财经 | 文旅 | 特色 | 图片 | 视频 | 地区